“我覺得咱們可以試著制作一臺自動水循環冷卻裝置,讓調試完大型設備的水可以循環使用,避免水資源浪費?!鼻安痪?,在機電公司機電總廠月度技術例會上,機修車間主任朱海偉針對水冷調試設備存在的技術缺陷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建議不錯,可以立項實施,隨后組織技術組成員進行調研并制定改造方案?!贬槍χ旌ヌ岢龅暮侠砘ㄗh,機電總廠廠長王志凱如是說。
今年下半年以來,在大修一號煤礦624工作面和二號煤礦420工作面綜采設備時,朱海偉發現檢修完的大型綜采、綜掘設備調試均是采用水冷降溫,每次都需高壓泵配合,費時費力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且調試完后的水因溫度過高無法直接重新復用,只能采用直排方式,造成水資源浪費。
如何解決這一技術難題,朱海偉大膽進行設想:“設計一臺對綜采設備進行水冷調試的設備,并且調試完的水可自動冷卻、循環使用?!彪S后,朱海偉將這一想法原原本本的寫到了合理化建議表上,并且在該廠月度技術例會上進行了匯報,建議立即被采納,朱海偉則在月度績效工資中獲得300元獎勵。
作為一名基層車間班組長,朱海偉不是被動的完成廠里下達的工作任務,而是在工作中邊干邊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建議、解決問題。加之該公司一直鼓勵職工提合理化建議,并且制定了合理化建議管理辦法,對職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議經論證通過后,給予本人一定的獎勵。
在機電公司,主動思考分析的一線工人越來越多,職工創新成為一種習慣。
機電公司承擔著礦區四對生產礦井綜采設備大修任務,每年大修綜采設備3至4套,檢修立柱數量多達1200個。拆裝單根立柱需依靠3名職工和行車起吊共同完成,由于每根立柱自重1.5噸,起吊過程中易造成鋼絲繩斷裂傷人事故,不僅存在安全隱患,而且作業效率低,職工勞動強度大。
針對這一問題,機電總廠支架維修車間主任曲志明帶領車間技術團隊,進行分析研究,最終設計制作了一臺液壓支架立柱拆裝機。拆裝立柱時,只需1人將立柱柱頭固定在吊具上,操作人員操作遙控器,依靠拆裝機液壓傳動系統提供拔柱動力,即可將立柱順利拆出,安全擺放至貨架上。
該臺設備可用于各類型號液壓支架立柱拆裝作業,成功解決了立柱拆裝安全隱患大、作業強度大、效率低等技術難題。
該設備投入使用前,立柱拆裝依靠3人花費2天時間拆裝30根。投入使用后,立柱拆裝作業半天時間2人即可完成,工作效率提高了4倍,每年可節省人工成本近50萬元。
為進一步培養職工創新習慣,提高全員創新能力,該公司充分利用技術分享會、機電大講堂、青工談技術等形式提高職工理論素養,同時組織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技能大賽來提升全員實操能力。
“我們以打造復合型高技能人才隊伍為目的,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培訓教育、考核兌現,持續提升職工創新創效能力,讓創新成為一種習慣?!痹摴窘浝硇旖ㄜ娬f。
版權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黃陵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 郵編:727307 技術支持:黃陵礦業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安備 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