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安全管理不僅是用細心、耐心、巧心“編織”出安全“網格”,更是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體的內在要求。一號煤礦致力于提升管理層風險辨識能力和職工安全操作技能水平,從干部到職工,全員參與。從部室到區隊再到崗位,層層把控。從智慧“上云”到制度紅線“兜底”,層層加碼,暢聯讓企業放心、職工滿意的安全生產監督“網絡”。
制度+科技共管控 織密安全網治理的“針腳”
科學、完善的制度是安全生產的強力保障。安全行為規范既有“硬杠杠”,又有細要求,制度的落地落實讓職工作業時更加注重標準的嚴格執行和細節的精準把控。
安監部副部長、NOSA辦公室主任劉永亮介紹:“我們修訂各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崗位描述,建立管理干部的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職工安全操作技能掌握情況等10類、21項責任清單和考核辦法,細化和規范風險辨識評估,明晰每一處地點、每一道工序的安全風險,確保時時、處處、事事、人人都防風險、控風險?!?/p>
職工人手一張“掌中寶”,崗位風險點、作業標準盡在掌中。掘進四隊打鉆工成剛說:“ 現在打鉆鉆桿自動計數,還能實現人員站位識別,有了這么嚴格的‘監督員’,逼著你改掉隨意行為,養成良好習慣?!甭毠猿肿龅叫募?、眼活、手勤,作業時,嚴格遵循“一辨二控三做”三步流程,確保崗位風險管控到位。
人工智能的應用為企業用兩條腿走路提供了條件。井下實現AI+NOSA智能風險管控系統全覆蓋,在綜采工作面、掘進工作面、皮帶巷、輔運巷等現場都能通過AI智能監控,緊盯各環節作業,防止違章和意外傷害發生。
安監員劉玉貴感言:“人的精力畢竟有限,稍有疏忽,就可能引發安全事故,而現在,巷口人員車輛通行、檢修作業都能通過AI智能監控全程觀察,人員違章穿行、工作面違章空頂作業無一能逃過,不但會報警、停機閉鎖,還會語音告知職工潛在的風險和作業標準?!庇辛诉@樣周到又嚴苛的電子“警察”加之人員監管,安全隱患和“三違”數量下降10.2%。
干部+職工齊上陣 匯聚全員力量靶向發力
傳統的安全管理方式讓干部與職工、部室與區隊之間不夠“親近”,制度與實際易出現“兩張皮”現象?,F在的管理方式把干部和部室的管理、監督職能更多轉化為指導和服務。
該礦創新性地推行生產部室與非生產部室“結對子”,根據分管業務、專業,既各負其責,又協同聯動,讓管理資源下沉到一線,提供精細化、精準化服務,更容易把事情辦實、辦好。
“三違”是安全治理的頭疼事。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單一幫教模式,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職工麻痹大意的思想。對此,安監部與黨群部聯合,發揮專業優勢,安全管理人員與政工干部、家屬協管員共同組成幫教隊伍,“對癥入藥”,開展心對心、面對面的交談,引導“三違”人員對自己的違章行為自我剖析、反省,使其深刻認識違章的嚴重性。利用班前會開展事故案例講評、警示教育、“三違”人員現身說法等方式方法,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制度管理加親情管理,寬嚴相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入心入腦,效果立竿見影。
不只違章作業減少了,為了保證安全,職工都開始動腦改進工藝和設備,小革新、小發明、小成果層出不窮?;鶎訁^隊在學習室裝設安全操作技能“金點子”征集箱,方便職工隨時有了“好點子”都能參與進來。
跟班中,綜采三隊支部書記符少華發現,綜采工作面運輸機機尾原采用固定式電纜托架,回采過程中頂板下沉,錨索易戳破電纜和高壓管路;煤機在回刀時易碰到電纜,會引起電纜短路和設備損壞,影響生產進度。
符少華想到,將三角煤液壓自動電纜托移架裝置與液壓控制裝置進行一體化設計,實現了左右轉動和上下升降功能。這項發明既保護了電纜,又減輕了職工勞動強度。礦上舉辦季度“五小”成果評比,該項目獲得一等獎,并被推薦申報國家發明專利。
一根電纜牽動著安全治理大話題,更能體現出對安全和工藝改進的重視。為激勵職工創新創造,職工在“五小”成果中獲獎,以主創人姓名命名創新成果,在員工基本薪酬、技能津貼上給予“加分項”,讓職工名利雙收。
執行標準+特色管理 精優作業護航安全
隨著智能化礦井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車輛調度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但人的因素對安全和效率有著重要影響。
運輸隊隊長常李軍對自己提出了“上崗高起點、業務高素質、作業高標準、運行高效率、管理高質量”的要求,班前他至少會提前30分鐘到區隊了解上班作業情況,結合實際做好當班工作風險辨識。
井下車班副班長杜強說:“我們把標準化視為安全重器,對司機上崗狀態、車況進行仔細查看,對行車線路、工作面情況、當班任務做到心中有數?!?/p>
通過不斷實踐與管理優化,井下車班形成一套較有特色的管理經驗。工作中,認真執行標準化作業,加強調車組組員管理,掌控組員上崗狀態。作業前做到“三詢問”,出任務前做到“三檢查”,使作業人員達到良好的上崗狀態;緊盯作業流程,作業中堅持“六到”,確保安全關鍵卡控到位;生產思想兩手抓,對組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加強安全責任意識教育,注重協作、溝通,使作業始終處在連續高效狀態,井下車班多次榮獲“金牌班組”稱號。
充電+練兵兩手抓 精心培育提升保安能力
一號煤礦想方設法提升職工的安全操作技能,首先制定標準化作業流程,讓職工清楚干什么,怎么干,干的標準。其次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分專業、分工種、分層次量身定制培訓課程。在全員素質普遍提升情況下,開展示范現場、示范崗位創建活動,樹立標桿,示范帶動。
掘進四隊負責半煤巖巷道智能快速掘進技術的應用與推廣。隊長成飛說:“一線職工在智控方面比較吃力,設備調試、試運行期間,廠家技術人員一起跟著職工入井,分專業指導,區隊結合實際,確定每個時期培訓內容,實行隊干包保班組,高級工、技師包保青年職工的培訓方案,定期對職工進行理論基礎、專業知識系統性培訓?!?/p>
通過管理干部包保,不僅激發了職工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讓干部參與培訓的全過程,更好地優化培訓內容,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針對不同層級管理人員及崗位工,采用知識答題、靶向統考和擂臺賽等形式,對專業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技能進行“雙考核”競賽。通過將規章學習日?;?、崗位練兵常態化的競賽形式,選拔業務技能精、崗位實作優、創新能力強、傳承幫教好的職工,建立各專業、工種、崗位人才庫。按照“技術能手”“拔尖人才”“一礦工匠”“技師大師”等分層定級。搭建“創客空間”“創客聯盟”多個技術創新孵化平臺,加快技能人才的培養從“1”到“1+N”的裂變。
安全治理的含金量最終要以廣大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來衡量?!皟商嵘弊尭刹柯毠ぽ嵊小皶r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時刻繃緊安全弦。領導班子牽頭,管理人員下沉,“ 四員兩長”吹哨,職工崗位大練兵。上下聯動,打通了安全管理的壁壘,強大的安全保障讓職工“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由期盼變為現實。
版權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黃陵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 郵編:727307 技術支持:黃陵礦業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安備 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1